独木舟

在2002年第三次发掘时,跨湖桥遗址出土一条独木舟,残损较为严重。经碳十四测定,距今8000-7000年,是迄今发现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。独木舟舟体略有弧度,仅剩船头完整。舟残长560厘米,最宽处52厘米,厚约2.5厘米。由于长期被泥土掩盖,独木舟的中部大部分侧舷已经残破,成了浅凹状的木板。从舱内底、壁的相交部位看,底面和边壁基本垂直。舟体比较光滑,经分析鉴定,材质为马尾松。在离独木舟头部约一米处有一片面积较大的黑焦面,这些黑焦面可作为火焦法挖凿舟体的证据。

从独木舟及相关遗址现场看,舟体周围打入多根木桩,在舟体底部有几根横木,据此推断,独木舟当时可能处于固定架空状态,周围还发现了一堆木头,有剖木和整木两类。剖开的木料与独木舟平行摆放,截面呈扇形,显然源于一根整木。同时,还出土了木浆、石锛、编织物等,尤其是锛柄等木作工具较集中发现,为我们推测提供了想象空间。从综合的现象分析,这应该是独木舟有关的木作加工现场。

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的发现,充分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独木舟的国家之一。这对我国舟楫文化和世界造船史研究,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。

版权所有|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| 浙ICP备2023010030号 | 浙公网安备33010902003698
技术支持:杭州淘艺数据技术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