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毅教授与您一起分享《唐代以前釉陶的几点思考》
活动详情
5月7日,在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二楼报告厅,来自南开大学的刘毅教授与大家一起分享了《唐代以前釉陶的几点思考》。作为一名资深的历史学博士,刘教授对中国陵墓考古、陶瓷考古、明清宫廷史等颇有研究。
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,刘教授用大量详实的资料带我们认识中国古代釉陶的起源,其时间应该不晚于战国时期,修改了以往的汉代起源说。战国-西汉釉陶的工艺渊源、他们之间是不是直接的继承关系,由此衍生出许多相关问题。
同时刘教授又为大家讲述了汉至北朝铅釉陶的发展,以及相关品种的认识。北方地区的釉陶自东汉以来基本没有绝迹,只是十六国时期的考古发现相对比较少而已。北朝晚期到隋代,有不少胎为瓷质但釉中明显含大量铅的器物,这提示我们对于北朝陶瓷起源等需要重新思考,而且也涉及到了中国古代陶瓷器的分类问题。
讲座的最后,刘教授期望大家能对这个时段的釉陶多关注、多探索、多研究。随着新资料的不断发现,研究工作也必将不断深入,新的问题也将层出不穷,这也是文博工作者毕生的课业。
本次讲座还进行了线上直播,线上线下热烈互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