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资讯详情

展览上新 | 《晋国霸业——山西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精华展》即将开幕


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联合举办的“晋国霸业——山西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精华展”将于2024年12月6日14:30在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开幕。开幕式后,山西博物院党委书记、院长王晓毅将作《华夏正脉 最早中国:山西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》主题讲座。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活动!参加活动的还将获得展览精美图录一本。

展览介绍

本次展览展出的青铜礼乐器、车马器、兵器等精美文物极具代表性,娓娓道出了泱泱晋国从西周初年桐叶封弟、春秋争霸成为霸主,继而到春秋晚期盛极而衰,至韩、赵、魏三国分晋600多年的历史。晋国六百多年伟业,奠定了山西历史文化的基石。

第一篇 河汾骄子

“河汾之东,方百里”,是古史对晋国始封唐地的记述。早期晋国究竟在哪里?多年来一直是个未解之谜。


曲沃和翼城交界处的“曲村—天马遗址”,面积达10余平方千米。晋国公族的“公墓”,即名满天下的“晋侯墓地”,出土文物上万件。从而确认了西周时期从燮父至文侯的9代晋侯,结束了2000余年关于晋国始封地的论争,证实这里即文献记载“河汾之东,方百里”的古唐地,晋国早期都城所在。


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为研究西周晋国历史、晋文化分期、探寻晋国始封地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,根据发掘成果得出的晋文化编年体系在西周列国中最为完备。


第二篇 争霸春秋

公元前770年,晋文侯辅佐平王东迁,又率军勤王,稳定了东周初年的乱局。文侯借“再造周朝”之机,于汾水流域扩张领土,使晋成为春秋时期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。


曲沃代翼之后,晋国归于安定。武公、献公开疆拓土,国力迅速强盛。直至文公,任贤用能,作三军六卿,于城濮大败强楚,践土会盟,晋国终成霸业。后襄公接霸、悼公复霸,“定天子之位,成尊名于天下”,延续150余年。


第三篇 余烈三晋

春秋中后期,晋国“政出家门”,国君大权旁落,韩、赵、魏、知、范、中行氏联合主政。六卿各自建立大本营,在内盟誓结党,又结援国外,为以后的争斗暗中做准备。


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53年,经过两次大规模的内乱,韩、赵、魏三家联合,打败其他卿大夫,尽分晋地,彻底架空晋国国君。后周天子封韩、赵、魏为诸侯,“战国七雄”格局形成。公元前376年晋静公被废,晋绝不祀。


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24日,配套图录由杭州出版社同步出版发行,敬请期待!


主题讲座


讲座名称:《华夏正脉 最早中国:山西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》
主讲人:王晓毅(山西博物院党委书记、院长)
讲座时间:2024年12月6日15:30
讲座地点:跨湖桥遗址博物馆(萧山湘湖路978号)二楼报告厅
专家简介:
王晓毅,山西博物院党委书记、院长,二级研究馆员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。主要从事新石器时代考古学、史前技术史研究、博物馆管理等。
讲座内容:
山西以其独特区位优势,在历史上成为控扼北方乃至全国局势的战略高地,堪称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脊梁。讲座从“华夏之根”“文明泛殇”“最早中国”“国之正脉”等部分,阐释了山西在中华文明绵延不断、多元一体、兼收并蓄的发展进程中秉承华夏根祖、催生最早中国、成就晋国霸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地位。





版权所有|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| 浙ICP备2023010030号 | 浙公网安备33010902003698
技术支持:杭州淘艺数据技术有限公司